8月下旬,三亚吉阳区2.96万平方米的医疗卫生用地,经现场竞价169次,1.3亿元成交,溢价率高达121%!一次常规的土地竞拍又掀起了三亚地产市场的涟漪。三亚土地寸土寸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是摆在三亚干部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稀缺的土地资源怎么用?去库存大背景下三亚房市何去何从?
三亚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何大哲说“严把项目准入关,适当控制商品房规划审批速度。”今年1-7月三亚共核发预售许可证商品房面积同比增长5.12%,但商品住宅同比减少11.78%;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项目总建筑面积同比减少30%,其中住宅项目同比减少40%。
“坚持市民化和市场化需求导向,严格控制普通商品住宅和普通度假酒店的开发,全面提升房地产产品品质和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服务设施。”三亚市市长吴岩峻透露,土地无序出让的历史欠账和以避寒度假为主的居住模式,直接决定三亚公共设施的滞后。为此,三亚合理控制全市商品房去化周期,明确精品商品房文体等生活配套设施面积不能低于项目总建筑面积的2.5%,8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不再建设。
三亚市住建局局长王铁明说:新建楼盘重在引导,停滞楼盘需要盘活。“三亚开展房地产专项整治工作,从项目立项、土地出让到房屋交付办证各个环节逐项排查,分类梳理,深挖问题,有望激活8个停滞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效初显。今年1-7月三亚销售商品房面积约142.87万平方米,同比2015年1-7月增长62.87%,高于过去五年来的*高年销售量。截至6月,该市商品住房去化周期为16个月,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7个月。
三亚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在继续,一组组数据再次冲击人们的视野。
今年前7个月,三亚销售商品房经营类项目同比增长96.9%;核发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经营类项目同比增长77.53%;同时,三亚严控住宅类商品房的供地,去年仅供7.6公顷,今年截至目前未供应一宗土地;今年上半年办理的17宗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报批,皆是德国医疗公园等产业类项目,占今年全市供地总面积的33.6%。
从“一锤子”单纯的房地产交易,到开发可持续收入的经营类项目,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深知,三亚项目需精耕、深耕。在这其中,经营类、产业类项目投资者成为三亚新供土地的主角。
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张琦表示,抓发展关键是抓产业,抓产业关键是抓项目。按照“东精、中优、北进、西拓”的城市总规要求,引导支持房地产业与旅游、医疗健康、会议会展、教育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引进绿色低碳、高科技无污染、亩产效益高的项目,策划生成一批在国际国内领先的项目。
招商引资,关键是让项目落得下。除坚持以项目带土地,人们不难发现三亚的系列作为,无论是降税费、降融资用工成本、降用地物流成本、降用电用气成本,还是补人才短板、补教育医疗短板、补基础设施短板、补城市治理管理短板,三亚都致力于将城市当成公共服务产品来打造,全力当好产业类项目的“娘家人”。
当好“娘家”,亦当“婆家”。三亚给全市干部和职能单位明确下达扮演项目“服务员”的指令。服务社会投资成为考验干部的“金标准”,签约项目必须紧盯落地,审批服务提速再提速,督察督办问责到底……用足有限的土地资源,做好配套服务,三亚的诚意逐渐打动知名企业,好消息纷至沓来。华侨城集团计划在三亚投资300亿元-500亿元(含PPP模式),全方位参与三亚旅游发展;三亚海昌梦幻不夜城项目正式启动,复星集团加快对三亚旅游板块布局。
以产业为画笔,以土地为底本,鹿城大地正绘就一幅新的蓝图。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扩大高端有效供给,蓝图正呈现“高端化、国际化、精品化”的城市发展新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