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曾经海仙骑鱼处,而今潮涌意纵横。
坐落在祖国的*南端,海南风劲潮涌,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踔厉奋发。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
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海南的发展提供了明确行动指南。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海南逐步形成了“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今日的海南正奋楫扬帆,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
大胆试大胆闯
制度创新不停步
站在洋浦大桥上远眺:北接洋浦经济开发区,南临儋州滨海新区,东是停满了渔船、熙熙攘攘的白马井港,西与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小铲滩港区隔海相望——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儋州市考察调研,其中一站就是这里。
30年前,洋浦只是海南岛西北角的一个小渔村。随着1992年洋浦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和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今日的洋浦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压力测试区”。随着设立“中国洋浦港”船籍港、从事国际运输出口退税、内外贸同船运输船舶加注不含税油等多项政策不断落地,去年,洋浦经济开发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超5000亿元;今年6月,洋浦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23万标箱,同比增长33.58%,创下历史新高。
洋浦是海南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眼下,“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制度试点正由2.2平方公里的洋浦保税港区,向114平方公里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全域推广。儋州洋浦一体化,更是推动政策向更大范围溢出。
以洋浦为代表的11个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是自贸港建设的“样板间”。海南生态软件园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形成“一区三业”产业集群;海口江东新区引进首架“零关税”通航飞机,落地22家世界500强企业;三亚中央商务区去年新增入园企业1446家,同比增长99.17%……2021年,11个园区以不到全省2%的土地面积,实现全省近三成投资、超四成税收。
好的政策,更需要好的营商环境。“要把营商环境建设当作海南的‘金饭碗’”,是所有自贸港人的共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海南积极组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百人专班,制定“让市场主体说了算”、横向可比纵向监测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改革。十年间,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全省各类市场主体由2012年底的42万户左右增长到2022年6月的198万户,增速27个月保持全国第一;在前三年利用外资连续三年翻番的基础上,今年1—5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14.4亿美元,同比增长80.6%。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没有先例可循,如何让制度优势转变为规则优势?去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正式颁布并实施。一年来,海南自贸港各项建设发展任务扎实推进,出台17件涉自由贸易港法规,150多项政策出台落地,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陆续推出,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效。
如今,“凡事讲法”“依法行政”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办事和行政的重要准则,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也在法治护航下行稳致远。
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
6月28日,首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在三亚国际免税城正式启动。此次购物节将从6月持续至12月,在全省范围内举办超过50场专场营销活动和品牌活动,不断推动海南免税品牌、品种、价格与国际“三同步”,进一步吸引海外高端消费回流。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正式落地实施,是2011年4月20日。至2022年第一季度,海关共监管销售离岛免税品1.95亿件,销售金额1455亿元,购物2926万人次。十多年的时间里,离岛免税不仅成为自贸港的一张“金名片”,也是拉动海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同样是“新引擎”的,还有海南的新产业。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除“房地产依赖症”,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从*高五成降到三成,产业结构从过去以房地产为主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为主迈进。同时,海南也正加快培育南繁种业、深海、航天三大产业,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
“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达七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八成,成为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柱。”海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如今的海南,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藏粮于技而仓廪实,“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蓄势聚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繁硅谷与深海科技新业态并肩发展,种子实验室正式成立、“奋斗者”号万米深潜21次;文昌航天发射场成立了航天技术创新中心,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于今年7月初开建……科技激活了一池春水,正成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购物、医疗、教育,是海南旅游消费的三大品牌。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成为亚太地区规模*大的消费精品展;全国首个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和评价重点实验室在博鳌乐城设立,进口特许药械品种首例应用突破200例;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签约中外高校22所,2021年10月正式开学。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政策优势*终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海南在抓发展的同时,也抓好了民生。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海南以生态立省。生态保护红线内,什么样的人为活动算破坏生态?什么样的活动又可以被允许?这个问题,现在有了明确的规定——7月初,海南印发《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准入管理目录》,将于8月1日起施行。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十年来,海南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取消对全省2/3市县的GDP考核,率先划定省域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对海南的生态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强的优势和*大的本钱”“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海南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沿着木质栈道走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沿路是潺潺的流水、臂展宽的桫椤叶、争奇斗艳的兰花、不绝于耳的虫鸣。在这里,过去3年至少发现了尖峰水玉杯、海南小姬蛙等28个新物种。在这里,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从极度濒危的2群7只恢复到今年的5群36只。在这里,人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海南热带雨林不是光属于海南,是属于全国人民的,是属于地球的,是国宝”。
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全面推进。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和清洁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全国领先,在全国率先实施全面禁塑,装配式建筑面积连续四年翻番,历史性实现全省范围内生活垃圾“零填埋”,滚动推出“六水共治”、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等新的标志性工程,体现出海南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生态保护战略。
十年来,在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下,海南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一流。2021年,海南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99.4%,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13微克/立方米,河湖库和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优良。今年1—6月,海口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继续排名第一。
如今,海南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已“清零”,第二轮到期完成率达98.5%,国家海洋督察整改到期完成率达90.7%。海南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将继续率先开展多个生态文明前沿领域的立法实践,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守护好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这一海南*强优势和*大本钱。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26日,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胜收到一份期盼已久的快递,里面装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金属股骨颈固定钉”医疗器械注册证。“有了证件,这款产品就能正式上市销售了,意味着海南自主研发生产的Ⅲ类医疗器械品种实现新突破。”曾胜兴奋地说。
近年来,海口市将目光瞄准高产出、低能耗、低污染的高端医疗器械、医美等细分领域,构建生物医药垂直生态产业体系。
“园区聚焦体外诊断、医美、齿科、骨科和康复五大重点方向,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海口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柯法业介绍,目前园区共有医药企业66家、医疗器械类企业19家,拥有医药文号1590个。海口市医药工业总产值占全省97%以上,高新区占海口市95%。
7月12日,海口发布聚焦重点产业的“椰城优才计划”,包括全周期人才激励、建设科研创新平台等35条举措,为产业转型厚植人才“沃土”。截至目前,海口全市已有医药相关专业研究机构107个,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博士后工作站29个,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海口将出台更加灵活精准的扶持政策,搭建更多合作交流平台,抓实抓细企业服务保障,形成创新链、产业链高效协同发展,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海口市市长丁晖说。
环境优化引活水
7月1日,三亚市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第四次推进会。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今年以来,在海南全省开展的“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中,三亚市持续深化拓展“查破促”活动成果,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使出硬招实招优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了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紫金国际2020年底落地三亚中央商务区。“紫金国际想要把这里打造成为集团全球海外运营中心、金融中心,建成集团投资和海外高端人才服务平台。三亚政策好,政府真抓实干,目前集团已经注册10多家公司,注册资金达到150亿元。”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丘伟东介绍。
“在崖州湾科技城,融资有‘城小二’、用地有‘城小二’、招聘人员有‘城小二’,甚至连办食堂饭卡也有‘城小二’。”崖州湾国际农业科技孵化器运营团队负责人张博说,“我们仅9个人的团队,去年12月开始运营,到今年6月底,已经引进孵化近40家农业科技企业。‘城小二’一对一的贴心服务,让我们很少为发展业务以外的事情操心。”
今年1至6月,三亚新增市场主体28591家,其中企业新增16715家。截至目前,崖州湾科技城已经聚集起38家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机构,在园区注册或开展业务的央企(包含控股子公司)达21家、世界500强企业(包含控股子公司)达15家。
智慧医疗暖民心
“以往只要碰到复杂点的情况,别说治病,就是诊断也没多少把握。”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半弓村村医黄圣荣说。半弓村下辖13个自然村,常住人口2480人左右。村医黄圣荣夫妻所在的村卫生室,是村里唯一的公共医疗卫生机构。
自从保亭成立县医疗集团后,夫妻俩的工作有了大变化:“现在诊断工作全交给了‘5G+智慧医疗一体机’,我们做健康管理就好咯。”
只有A4纸大小的“5G+智慧医疗一体机”,是由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为全省统一配备的电子诊断仪器。它能够快速完成包括体温、血压、血糖、血脂等13种健康检测项目,检测结果通过5G网上传至县人民医院,由县人民医院的专家或省里的专家实施远程诊断。
为补齐农村医疗卫生短板,2020年11月海南启动基于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为全省2500家村卫生室配备了“5G+智慧医疗一体机”,还为全省19个市县的县级医院、300余家乡镇卫生院和农场医院配备了支撑5G网络的掌上超声、眼底照相机、十二导联心电机等医疗设备。借助这些设备,海南基层农村群众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优质医疗诊断服务。
近年来,保亭县医疗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保亭县外住院人次比2018年下降62%,手术台次增长71.5%,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次、门诊诊疗人次显著提升。目前,海南已在全国率先实现5G远程诊疗体系覆盖所有村(居)医疗卫生机构。
绿色发展后劲足
“在这里既能森林疗养,还能让孩子们做雨林动植物研学,这一趟,值了!”炎炎夏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国家森林公园林木遮天,风拂山涧,让来自海口的董灵姗一家流连忘返。
“我们看中的就是这里的乡野气息和生物多样性。”民宿负责人张春丽介绍,依托热带雨林的独特生态打造的“自然学堂”,让养在“深闺”的黎母山被更多游客熟知。
琼中位于海南岛的地理中心,森林覆盖率86.17%。过去,当地因地理环境复杂、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条件极度受限,曾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琼中坚持生态立县,以中部生态保育区建设为依托,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生态资源,是琼中*厚实的‘家底’,琼中将充分发挥海南中部生态保育区的后发优势,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守护好生态资源,大力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琼中县委书记徐斌说。
在2021年海南各市县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成果评估中,琼中在5个脱贫县中名列第一。2021年,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新增入园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4%,正在申报中国海南自贸港(湾岭)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2022年,琼中成为海南首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备案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非遗传承文化兴
“要把这个草捋得顺顺的,铺得厚厚的,才不会漏雨嘞。”在东方市白查村旧村,65岁的船型屋营造技艺师符春英正给村里屋顶铺芭草,旁边的黎族阿哥们看得仔细。
船型屋是黎族传统聚落*典型的建筑形式,因形似倒扣的船身而得名。白查村是目前海南保存*好、规模*大、年限*久的黎族传统村落。2008年,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些房屋都是经过修缮的,茅草屋若长期无人居住或打理,两三年便会腐烂。”东方市文化馆馆长陈荣川告诉记者,抢救性修复工作靠的是技艺精湛的传承人。
“这门手艺就是手把手教,边学边做。”符春英介绍,近年来,东方市政府不断投入专项经费,定期修缮老旧的船型屋,他们一边修屋,一边收徒。“现在我们有10名船型屋营造技艺传承人,每年开展10期船型屋营造技艺培训班。”
“市政府每年会对达标的非遗传承人进行及时认定,确保传承人数逐年上升。”东方市副市长王绥臻说,像符春英一样的非遗文化传承人全市共有151人。
文物“活”下去,非遗“火”起来。说到这座旧村的变化,陈荣川满是骄傲,“现在白查村每天有两三百人参观,节假日*高能达到1000人左右。”每年在白查村船型屋旁举行的江边乡山栏节已成为东方*具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
7月1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正式施行,明确县级以上旅游和文化主管部门要对项目保护单位通过补助等方式予以支持,对代表性传承人提供相关支持,为推动海南特色非遗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靓丽名片”,不止于美丽
(新跨越 新期待)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
碧海蓝天,椰风海韵,海南的美丽名扬天下。作为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海南的靓丽不只有美丽,也不止于美丽。
自2001年起,博鳌亚洲论坛落户海南。20多年来,博鳌亚洲论坛为加强亚洲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合作和交流、促进全球发展和繁荣不断努力,结出丰硕果实。
2021年,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行。这是中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也是亚太地区*大的消费精品展,向世界传递出中方推动经济全球化、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消博会上,仅国际展区就有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个品牌参展,600多个全球新品在这里首发首秀。
如今,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蓬勃展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效显著。海南全面推动自贸港建设,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事实证明,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海南将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始终坚持扩大开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南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全球投资者在这里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共享中国发展成果。
海南是全国4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有着天然的、良好的生态“家底”。近年来,海南率先建设全国首批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率先立法全面禁塑,打造“清洁能量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今年以来,全省启动以“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为主要内容的“六水共治五年行动”。自贸港建设同样也是在书写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答卷。
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一场全方位、全领域的系统改革。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与积累,无不来自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海南在自贸港建设中把握好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切实解决好收入、物价、医疗、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等民生短板,海南人民就一定能在自贸港建设中收获更多。
伟大成就来自于伟大奋斗,相信未来的海南会更靓丽。
来源 : 海南自由贸易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