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距今已两年。两年来,三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努力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标杆。
两年来,制度集成创新加快推进,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全省发布案例,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抓紧抓实政策早期安排,一批关键政策落地实施,各类要素加快集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政策效应正逐步释放;
两年来,三亚用好、用足、用活自贸港政策,不断培育丰富旅游消费业态,深入谋划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促进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升级,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渐入佳境;持续推进崖州湾科技城和中央商务区建设,人才、科研院所和企业纷纷进驻;
两年来,三亚大力推进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户收入;
两年来,三亚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奋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以制度集成创新释放“改革红利”
今年5月,第二批三亚市营商环境观察员已获聘上岗,这些来自企业、学校、社区、媒体等领域的观察员,将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相关监督工作,为营商环境优化建言献策。
除了这一创新举措以外,三亚还出台了政府规章《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推行营商环境“指标长”责任制和观察员制度;完善“一鹿快办”政务服务体系,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崖州湾科技城、中央商务区分别打造“城小二”“商鹿通”服务模式,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等等,彻底破除一切阻碍发挥市场主体活力的显性制度和隐形壁垒。三亚营商环境观察员刘震表示,以前遇到企业发展和经营中的“疑难杂症”,推诿扯皮的多,到处求人的多,现在是有关部门主动给企业出主意、想办法、找门路,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
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近年来,从“以医保支付改革为抓手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医改新模式到涉海旅游“一船一码”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治理新模式,从国际商事纠纷“三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到“空地组网”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三亚已有1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全省发布案例。
一项项制度集成创新成果,一方面打造出“三亚案例”和“三亚经验”,另一方面增强了三亚的磁力,吸引着人才、资金、项目等各类要素加快在三亚汇聚。常住人口和市场主体迎来“双增长”,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3+1”主导产业呈现竞争新优势,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三亚,将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多正能量。
在制度集成创新加快推进的同时,政策效应也正逐步释放。紧盯“1+N”政策体系及自贸港建设重点任务,三亚抓紧抓实政策早期安排,一批关键政策落地实施,各类要素加快集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离岛免税新政吸引境外消费回流,三亚域内免税店由1家增至4家,离岛免税购物金额累计超千亿元;进口自用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及游艇等“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大幅降低了企业进口成本,有利于培育旅游新业态、新热点。“两个15%”税收优惠政策力促招商引智,仅去年就有上百家企业、数百名人才享受税收优惠;贸易投资逐步自由便利,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业务接连落地,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66.7小时;跨境资金更加便利流动,首批市场化QFLP基金集中落户,全省首个全功能型双向跨境资金池落地等,开放空间进一步拓展,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打造南繁深海科创新高地
5月30日,崖州湾科技城,工人们正在浙江大学(海南)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工地上忙碌着。该项目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点项目,目前正高质高效推进,预计明年9月建成交付,较合同工期提前7个半月。 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三亚市要争做转型发展的示范,加快崖州湾科技城建设,发展好南繁、深海等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科创高地。
2022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攻坚之年,是封关运作准备的关键之年,是三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的开局之年。以“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开局之年”为目标,三亚提升科技创新动力,全力推进支持种业创新、发展海洋科技的国家战略落地实施。崖州湾畔,一座科技城正在快速崛起。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红波强调,要全面落实“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聚焦“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科创高地”,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和两个未来产业发展,聚焦“一中心、一城、一区、三重点”工作,以“三大工程”“三个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政策落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快打造“六个标杆”和建设“六个三亚”,奋力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打造新标杆。 成立于2021年5月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和服务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在种子科技创新和种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发力。20位院士正在这里启动院士创新团队筹建工作。 成立于2019年11月9日的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在服务国家海洋安全、资源开发、防灾减灾、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70余名,研究生408名。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重要任务,南繁深海科技在崖州湾畔迅速发展,一批批支持种业创新、发展海洋科技建设的显著成果不断涌现,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攻坚之年,三亚紧紧围绕支持种业创新、发展海洋科技,加快推进崖州湾科技城建设。
深海科创平台项目是海南为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打造海洋科研“国家队”而推出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以“大共享+小学院”模式,通过政府统一建设教学、科研及公共服务设施,为入驻涉海高校科研工作提供“设备共用、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 “目前7栋项目主体已经封顶,其他4个主体项目正在加快施工。”项目党支部副书记于振山说:“力争项目明年5月份整体交付使用。” 据悉,今年一季度,崖州湾科技城预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同比增长69%。 在各项目如火如荼建设进程中,崖州湾科技城在支持种业创新、发展海洋科技方面也不断传来捷报。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向阳红01”科考船顺利完成西印度洋水体综合调查冬季航次既定任务,返航靠泊南山港;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海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院士工作站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杨树锋签约入驻科技城。
打造国际旅游消费标杆
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看似与冰雪运动毫无关系的三亚竟因为两大冬奥“顶流”多次冲上热搜榜。
冬奥冠军谷爱凌在社交媒体发布vlog,直言特别想去海南。另一位冬奥冠军苏翊鸣的抖音号也记录着他在三亚冲浪的身影。三亚市旅游推广局第一时间“贴出”旅游攻略,向两位“顶流”发出了热情的邀约,也让“来三亚冲浪”热度大涨。
今年春节假期,像苏翊鸣一样为冲浪奔赴三亚的人成千上万,其中不乏明星、网红等。实际上,不只是今年春节,不只是冲浪,近年来,到三亚潜水、跳伞、玩滑翔伞、看一场体育赛事、赶一场音乐节的游客连年递增。
“过去大家讲三亚,就是海边、沙滩、阳光,但近几年我们在文旅领域打开了新局面,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三亚旅游产业发展拓宽了新空间,注入了新活力。”三亚市旅文局局长陈震旻介绍,除了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目前三亚正发挥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已初步培育形成了海洋旅游、购物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康养旅游、婚庆旅游、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美食旅游、夜间旅游、房车露营游等十二大业态。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