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今年迎来建省30周年。30年前,一个政策的青睐,让海南从“天涯海角”的穷荒之地,一跃变身成中国*年轻的省份、*大的经济特区、*为开放的改革前沿和中国唯一的省域国际旅游岛。
30年来,从率先建立起“小政府、大社会”的省级政府机构,到率先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从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到取消三分之二市县GDP考核以保护生态环境;从服务博鳌亚洲论坛,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圈”,改革开放让海南生机勃发。
万里征程风正劲,而立之年再启航。“必须把改革开放的大旗一扛到底!”海南省省长沈晓明说,“以开放倒逼改革,使海南成为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保护环境:取消三分之二市县GDP考核
蓝天、白云、阳光、大海、沙滩,冬天的海南,温暖如春,游人如织。
“海南*大的亮点和优势就是生态环境。”老家在江苏的一位海南省厅级干部对记者说,在海南的纯净空气下呆惯了,现在回老家,身体反而有些不适应。他来海南已近20年,见证了海南的改革开放,“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空气、河湖、近岸海域等生态环境质量长期保持全国一流。”
国家统计局*新发布的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显示,海南环境质量指数排名第1位。海南的空气已成特产,2月2日举行的外交部海南全球推介活动现场,一罐罐包装精致的海南好空气受到嘉宾们的青睐。
“知之可贵而恒以守之”。为保持海南“山常绿,水长清”,在全国各地都面对的要生态还是要经济的艰难抉择中,海南坚定地选择了前者,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以《海南省总体规划》为引领,把全省作为一个大城市大景区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在琼海市,椰子寨村委会主任蒋大宁指着村里的规划图说:“如今建一个公厕,都得按照规划来做。村民建房,都得报建,不能高过椰子树。”
2017年,海南省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这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定。该《决定》明确提出,任何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即使再多税收也坚决不上。
2018年,海南大刀阔斧取消了对12个市县的GDP、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海南共有19个市县,与其他省不同,海南是省直管市县,取消考核的市县占到全省市县的近七成。一位参与方案设计的官员说,*初只计划取消生态功能区的4个市县,后来将草案提交给省主要领导时,批示按照12个市县的规模来设计,改革力度之大超出了早先的预期。
海南还刀刃向内,彻底扭转“房地产依赖症状”。得益于优良的生态环境,海南房地产很红火,仅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就达1787亿元,占全省GDP的44.2%。虽然拉动了经济,但给生态保护造成不小的压力。在1月26日的海南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长沈晓明表示:“决不能让海南变成房地产加工厂。”海南对中部生态核心区实施了永久停止开发新建外销房地产等调控政策。
在新的对市县的考核方案中,海南已将房地产剥离出去,不再纳入统计数据。同时,实施新的分税制财政体制。2018年1月1日,《海南省实施新一轮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方案》出台,把与房地产关联度*大的两个税种收入大部分集中于省级,倒逼市县发展转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市县摆脱对房地产的发展路径依赖。
升级旅游: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1月30日19时许,海南航空HU447航班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飞上云霄,成为海南建省30年来开通的首条至大洋洲洲际远程直飞航线。
2017年,海南接待游客达6745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量达到111.94万人次,同比增长49.5%,提前3年实现了海南省政府设定的“2020年入境游客将达到100万人次”的工作目标。
旅游,是海南的支柱产业。旅游的国际化,直接引领着海南的国际化。对于旅游国际化的探索,海南从未止步。
空中,加大国际航线开辟力度。截至目前,海南已开通国内外航线413条,其中,国际航线58条。2017年,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沙永兴等4大机场合计实现旅客吞吐量4234万人次。
海上,开发到周边国家(地区)邮轮旅游航线,已开通境外邮轮航线共14条。世界四大邮轮公司都选择海口或三亚作为其邮轮的经停港,7.5万吨级的“歌诗达·维多利亚号”、9.17万吨级的“诺唯真之星号”等国际邮轮纷至沓来。
陆上,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博鳌、潭门、福山、龙楼等结合了自然和人文禀赋的风情小镇与各大景区交相辉映。此外,海南铁路股权PPP改革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根据方案,在整合海南省内铁路资产的基础上,引入中国PPP基金及具备资金和综合实力的社会投资人,创新海南铁路的经营机制,完善海南高铁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据介绍,海南高铁是全国首个存量高铁转PPP的项目,也是体量*大的存量高铁线路。海南铁路股权PPP运营改革工作一旦完成,对于全国铁路混改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目前,海南已对26个国家实施了免签和落地签证,离岛免税、落地免签政策和便捷的航线,让海南成为中国旅游*自由、*实惠的地区之一。2017年,三亚、海口两家免税店实现销售额80.2亿元,同比增长32%。位于三亚海棠湾的全世界*大单体免税店,多家品牌专柜成为单柜销量的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
2018年,海南力争开通至伦敦等境外航线16条以上,到2020年境外航线总数达到100条以上;力争在三亚市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加快三亚邮轮母港功能性开发与拓展,启动环海南岛海上游相关工作,增加西沙旅游邮轮到达岛屿数量。同时,进一步放宽免税品品种限制和提高免税限额,统一岛内居民与岛外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将政策适用范围扩大到乘船离岛旅客以及扩大邮寄送达提货模式适用范围。
此外,创新医疗旅游。在琼海,拥有“国九条”优惠政策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加快建设。一家“超级医院”正在谋划创建。所谓“超级医院”,即通过工程院院士以及顶尖的学科带头人,整合国内科研力量,以临床中心的形式进驻基地医院,建设一家国资控股混合所有制的医院。该项目一旦建成,可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一流的医疗健康服务。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海南省旅游委主任孙颖说。到2020年,海南要初步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中国邮轮特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创新已成为海南旅游大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发力海洋:掘金“蓝色聚宝盆”
云飞浪卷,碧波万里,南海这个巨大的“蓝色聚宝盆”,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海南集聚了全国*主要的深远海研究机构和人才。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已整建制落户海南三亚,成为我国首个深海科研基地。“探索一号”征服马里亚纳海沟,首次完成万米级深海科考。“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项目,突破了全球深远海养殖禁区,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远海养殖领域的空白,研发成果在全球航运和养殖领域也属首创并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海南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的龙头,海口目前聚集了海洋生物相关企业657家,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新兴海洋生物产业集群,与流通、加工、出口和与之相关配套的饲料生产、高端装备、渔用药物、运输业、服务业等构成了中国*完善、*具优势的新兴热带海洋生物产业全产业链。
“可下五洋捉鳖”在海南正成为现实。数据显示,海南海洋经济近几年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17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1286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8%。水海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罗非鱼及其制品出口位居全国第二。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海南大学现代管理研究院院长王毅武说,国家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并明确指出要加大南海油气、旅游、渔业等资源的开发力度,使海南成为我国南海资源开发的物资供应、综合利用和产品运销基地。
未来油气资源的希望在深海。目前拥有海南省*大单体石油储备库的华信能源,同样看中海南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正加大在琼油气产业的建设步伐。华信在洋浦已建设完成原油储备库及配套码头设施,库容达280万立方米。
为加快海洋综合利用产业培育,海南省与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制订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负责人说,今年将积极推进海水淡化产业,探索海水淡化市场化运作模式。
海洋经济还带动了港航业,海口港、三亚港、洋浦港、八所港、清澜港建成深水泊位39个,游艇泊位千余个,“四方五港”格局基本形成。2017年,海南省港口旅客吞吐量1502.95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85亿吨、滚装汽车完成459.37万标辆,同比分别增长10.25%、12.71%和18.52%,正向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的目标迈进。
2018年,海南将继续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和清澜港、临高金牌港等公共码头资源整合,全省港口货物吞吐总量突破2亿吨。
省长沈晓明说,向海洋进军、向深海进军、向海洋强省进军,是海南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力争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
“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海南必将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